“给孩子磨磨耳朵也是好的,总不能真的像他娘亲和舅舅那样,读书方面,一般般。”
“虽然希望将来狸奴是个文武全才,但是习武吃苦,自己经历过,心底多少还有些舍不得呢。”
“娘亲说,这叫慈母多败儿。”
李复噗嗤一笑。
“什么慈母多败儿,这还在摇篮里躺着呢,连阿耶阿娘都不会叫,你就考虑的这么长远了?”
翠竹搬来一个竹凳。
李复顺势在李韶身边坐下,温柔的看着自己的妻儿。
“方才翠微宫来人,是来跟高明说,他的老师,李纲,病逝了。”
“李少师?怎么会?”
李韶惊讶了一瞬。
李纲的名声很响亮,即便是李韶,也听过这位大儒很多的事迹。
反应过来,李韶也尤为叹息。
“李少师,年岁也不小了。”
“八十五了,就算是病逝,也能算得上是寿终正寝了。”
李复解释着:“本身都是些小毛病,高明说,是今年他儿子去世,让他受了不小的打击。”
“唉,也难怪。”
李韶应声。
“明日一早,高明就要出回长安一趟,老师去世,他这个学生要去吊唁。”
李复解释:“大概,吊唁完了,又会回到庄子上,这会儿大安宫中没有能主事的,我估摸着,高明回去,也是要代替二哥履行一部分职责的。”
“李纲毕竟曾做过三位太子的老师,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民间,都有极高的声望,他高龄薨逝,皇家,怎么着也要表示表示。”
“高明他,没事吧?”
李韶轻声问道。
李复摇了摇头。
“他心里有数。”
李复解释着:“高明的心思,比咱们想象的,更加细腻,也不知道,这样是好是坏,好处是,凡事他能想的更多,想的更周到。”
“坏的,我担心他这样,心思过重。”
“但是这几年,高明在你的教导下,不是已经好多了吗?”
李韶问道:“你若是怕朝中这么多纷纷扰扰,会对他产生不好的影响,那你就想想办法,让他经常到庄子上来走走转转,多接触接触开朗的同龄人,我听说,庄子上的孩子,好像都不知道高明的身份,这样,他们相处起来,也就没多大的压力了,而且高明跟着他们在附近转悠,也更能了解百姓们的生活。”
“虽说不比宫中,但是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是鲜活的,以前我在宅子里不能外出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
李韶说着说着,也陷入到了回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