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57章 既不敢违抗又不想应承下来(第1页)

第57章 既不敢违抗又不想应承下来(第1页)

李伟听罢点点头说道:“嗯,回款的事你要多加留意,务必按我制定的规则严格执行,这非常重要!此外,你去跟供应商谈一谈,今后不仅要压低进货价格,也要压缩货款支付,尽量减少我们的资金负担。"

李伟特别强调了回款的重要性,作为中间商,因欠款而陷入困境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商会日益壮大,当垄断全城商铺后,便能反过来压制供货商的价格。

那时,明黄商会不过是中介,赚取差价,毫无风险可言。

自有商品的销量问题,他也无能为力。

即便最廉价的煤球和肥皂,其售价也远高于同类产品,仅稍富裕之家才买得起,真正的贫苦人依旧依赖柴火与皂角。

并非李伟不尽力,实则成本摆在眼前。

原料有限,产量难提,若走平民路线,他根本供不应求。

目前商会的主要收益来自自有商品,占比超一半。

待商会规模再扩大,掌控供货商与店铺两端,便可上下通吃,利润自会滚滚而来。

到时自有商品交给他人生产也无妨,毕竟货物总要经过他这里,他必分一杯羹。

后世诸多平台皆如此操作。

“那些商行怎么回事?”

李伟再次发问。

来福未直接作答,而是望向沈经,李伟顺着目光疑惑地看着他。

沈经尴尬一笑:“有三四家商行,有些是大商家不愿我们占便宜,自行供货;还有几家见我们做得好模仿,但大多不成气候。"

“唯独……咳,舍叔沈彬,以更高抽成、更长账期及更大欠款额度与我们争夺店铺,但因自有商品缘故,多数商铺仍选择与我们合作。"

李伟听完明白了,沈经这位二叔仗着财力雄厚抢生意啊!

不过没关系,他早有预料,这是迟早之事,也已有应对之策。

回款周期、铺货量等皆是陷阱,稍有不慎便会倾家荡产。

等自家商会壮大,便有机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至于其他自行供货的商行,单凭一两种商品难以盈利,尤其是像他这类高利润产品,且许多店铺不止销售一种商品。

缺乏互联网和高速物流的支持,直销难以做大。

其实,在互联网兴起前,每个大型经销商都可视为一个平台,只是这些人观念陈旧,未能与时俱进,最终被新“互联网经销商”

取代。

李伟所做之事,不过是物流加平台的B2B模式,听起来高端大气,实则是科技取代人力,并无商业革新。

李伟此刻反其道而行之,弃科技而用人力,重新拾起传统经销的方式。

他依靠来福带领的小商贩们传递消息,构建交易信息平台;又通过阿布领导的送货队伍完成货物运输,最终促成交易。

虽然这么做让人工成本大幅增加,但凭借前期销售高利润商品积累的资金,后续规模化运作时便不会感到压力。

未来,李伟还计划开设大型综合超市,即B2C模式。

那时,他就无需再像现在这般挨家挨户配送货物,而是直接取代这些零售商铺。

哎呀,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分?

李伟一边听沈经汇报工作,一边思索未来的发展方向,越想越觉得内心不安。

但这也不能全怪自己,这些都是从后世的那些电商平台那里学来的。

商场如战场,他也只能变得强硬起来。

嗯,都是他们的错,李伟不断说服自己的良知。

“这些人暂时不用操心,将来我自有打算。"李伟等沈经说完说道。

“那个……阿布,你那边情况如何?”

“回禀大人,近期我们的送货量激增,手下人都非常忙碌,有些应接不暇。"

阿布如实回答。

李伟曾叮嘱过他与来福,在外人面前称呼自己为会长即可,不必称老爷,更不能自称为奴才,因为他们二人如今已是商会的核心管理者,这种身份不利于开展工作。

不过阿布坚持要叫老爷,幸好没有自称奴才之类的话,李伟也就不再追究。

“嗯,以后不要再用小推车了,全部改用大车吧。

提前统计好各家店铺的订单,用大车统一收集货物并配送,这样可以节省大量人力。"

李伟沉思片刻后说道。

早期由于店铺和供货作坊分布较散,货物不多,只能靠人力频繁往返。

但随着货物增多,采用大车集中运输成为必然的选择。

目前货源主要来自京郊各作坊以及外地行商,行商的货物通常存放于官办的客栈或塌房中。

这里的塌房并非坍塌的房子,而是专供行商居住的地方。

这两处场所不仅为商人提供食宿,还顺便收取税费,由户部管辖,京城内称作宣课司,外地则叫通课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