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庭扫穴"
的选择并不意外。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朱棣在通过"
靖难之役"
,坐镇了皇位之后,便如朱元璋生前一样,多次派兵北伐,甚至御驾亲征。
究其目的,或许也存在着希望通过"
军功"
,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减少自己因为"
篡位"
而背负的诸多骂名。
但抛开这个角度不谈,朱棣不顾朝中劝阻,数次御驾亲征,甚至病逝在军中的背后,定然也存在着希望能够彻底扼杀蒙古人的初衷。
似这样一位武德充沛的雄主,在知晓女真人有可能威胁到大明的统治之后,做出"
犁庭扫穴"
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
"
先生的意思,本王明白了。"
"
待会本王便亲自进宫面见父皇。"
"
待到应付完高丽使团之后,本王便亲自领兵,肃清辽东,将女真人扼杀在摇篮之中。"
短暂的沉默过后,燕王朱棣便是满脸严肃的点头应是,魁梧的身躯微微颤抖着,眼眸中涌现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寒芒。
所谓羁縻政策,便是历朝历代对朝廷中枢难以直接控制的边陲疆域,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其核心便是保留当地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和权利架构,并且承认当地酋长,领,在其各自部落中的政治地位。
例如位于大明西南边陲的土司,便是这"
羁縻政策"
的适用对象。
而眼前曹先生建议大明废除辽东奴儿干地区"
羁縻政策"
的言外之意,便是同意了自己对女真人采取"
犁庭扫穴"
的战略方针。
无论曹先生有关于女真人的言论是否有危言耸听的嫌疑,但为了大明的国祚绵长,汉人百姓能够免受异族铁骑的践踏,提前采取些许措施终是有备无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