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感觉是在表扬,也好像是在讽刺。
赵明华的心啊……都是曲老爷惹的祸。
“以后不给她们看诊了。”
“错。”
春暖摇了摇头:“我身为女子,恰好又懂一点医术,我想为女子做点事儿。”
开办一个女子诊室?
专门替女子看诊,解决她们的一些难言之隐。
“那不行。”
赵明华一口就否定了。
肖春暖就看着他。
这男人,知道什么叫约法三章吗?
成亲不到一年,契约就失效了?
“开办了诊室,每天都会有病人来看诊。你的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够用,我不同意你去坐诊。”
赵明华的解释让春暖点了点头。
“所以,我才和你商量,我是不会去坐诊的。”
春暖深深的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相对于看诊她更喜欢制药。
“我的意思是挑选三五个懂药理的女子,我亲自教导她们,然后坐诊。”
“这样的女子怕是不容易找。”
毕竟世间肖春暖只有一个。
“其实也不一定,你看我就是因为出生在杏林之家,从小有机会看医书识药材,也正因为这样才会被祖父教导,像我这样的女子应该还有。”
“真的假的,要不然,我问问陈大夫。”
陈大夫在百草堂坐诊了三十八年,孙女都十六岁了。
“巧了,老夫那孙女还真有点喜欢看医书,一回去就缠着问这问那。”
陈大夫表示肖春暖的事儿后劲儿有点大:“那孩子还说要学三少奶奶,也要做一个会制药的女大夫呢。”
这都怪自己,自从见到肖春暖后在家里就时不时的夸赞,说肖太医的孙女好厉害好厉害,自家孙女一听也就想要跟着学了。
家里老婆子就有意见,说好好的孙女学什么不好,非要学那药,什么汤汤水水都搞,满身都的药渣子味道。
陈大夫也颇为无奈。
一边是家的强烈反对,一边是孙女的强烈要求,他都不知道该不该教,能不能教。
不过,看着肖春暖嫁得了赵明华这个好夫君,而且还得到了赵家人的一致尊重,陈大夫觉得能学点医术也是不错的,谁说女子只能相夫教子,把脉看诊不更有能力?
看看今天那位病人,来了指名点姓要三少奶奶看诊,还给了自己二两银子的跑腿费,你说给三少奶奶的诊费该是多少?
这样的女子,不看人脸色吃饭,不受制于人,多好。
还真打算回去和老妻谈谈这事儿呢,没想到就被三少爷三少奶奶问上了。
“陈大夫,你介意你孙女坐诊不?专门为女子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