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黎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嚷道:“这个女人只照顾了您一次您就如此念她的情,那我阿娜呢?您哪次生病不是我阿娜照顾的?您也太偏心了吧!我知道,老人们都说,您不喜欢我阿娜,您巴不得我阿塔跟别的女人在一起是不是?”
“颇黎,你胡说什么?给我滚出去!”
见儿子顶撞祖母,察吉里忍不住将他轰了出去。
尽管颇黎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事情还是朝着他不愿意的方向展下去。没过几个月,可可库尔怀孕了,她与察吉里正式举行了婚礼,成为了他的第二位可敦,次年就生下了唐苏合思。颇黎自然不喜欢这个小弟弟,与父亲和祖母也日渐疏远。看到两个儿子如此不友爱,察吉里十分内疚,他尽力调和兄弟俩的矛盾但也于事无补。直到他去世,兄弟俩也没有和好。
第二个消息是渤海国带来的:玉轮国也派使者去了渤海国请渤海王一同称帝。额林的祖上是奴隶出身,原本姓沙依波恰。因他的祖父救了主人立了大功,被主人特赦成为平民。他的祖父为人和善,人缘很好,结交了许多朋友。到了他父亲这一代,漠东草原的局势动荡不安,他的父亲趁势崛起成为了部落领,也就是他们口中的“大汗”
。他十几岁就跟着父亲上战场,屡立战功,族人无不信服。父亲死后,他继承了汗位,继续东征西讨,不出几年便占领了整个漠东草原。听闻他仰慕中原文化,在自己的家乡不尔罕建造了一座城,并在那里定居下来,一改过去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性,还仿照中原的制度设立官职,甚至把很多官名也改成了与中原相同的名字。
听到这里,郑安雅笑着问:“照这个趋势,接下来他是不是要娶一位中原女子为妻?”
她记得史上曾经有过归化的游牧民族国王带头娶中原女子为后妃的例子。
“额林的确提倡让玉轮国的贵族们与中原人通婚。不过他本人倒没有,”
杜襄成翻了翻手中的信件,说,“长晔在信中说,额林今年二十七岁,不曾有过婚配。”
“二十七岁?”
郑安雅道:“虽然听起来年纪不大,但是这个年龄要是在科尔漠,怕是孩子都生了好几个了。难不成漠东草原上盛行晚婚?东西两边风俗差这么多吗?”
“不是,他们也早婚,但额林不知怎么的一直没有成婚。他有个比他小三岁的妹妹,十五岁就出嫁了呢。关于这个事,长晔也很不解。”
杜襄成说。
“呵呵,不要告诉我他志在天下,没心思娶妻生子,那可麻烦了。”
郑安雅挑眉道。
“怎么讲?”
“你想啊,人族男子不都想要老婆孩子热炕头?想要这些的才是凡人,不想要这些的,嗯……啧啧,恐怕其志不在小。好了,这是他的私事,不重要。你刚才说,长晔支持长卿称帝?”
“对。”
杜襄成道,“和我们这边差不多,大臣们有反对的,也有不表态的,只有他一个人支持,理由也跟我的相似,甚至比我们更充分:因为渤海国有几个藩属国,宗主国与藩属国都称王,听起来容易混淆,需要在君主的称号上加以区分。当然,我知道他有自己的小心思,渤海王称帝之后,他这个东帝的封君就可以跟其他几个藩属国王平起平坐了,不像现在他还要给他们行礼。”
“噗,”
郑安雅忍不住笑了,“你们姐弟俩还真是一家人,连想法都一样!”
杜襄成的表情突然微妙起来。她看着郑安雅,问道:“是吗?我和他算一家人吗?”
“当然……”
郑安雅刚要脱口而出“当然是一家人”
,见她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猛然醒悟了:杜襄成和林长晔两人的母亲是亲姐妹,按照神族的规矩的确算是一家人,可如此算起来,自己与林长卿也是一家人,那她对他的感情岂不是……不伦之恋?
“你说不算就不算呗……”
她嘟囔着。
杜襄成放眼四周,房内除了她俩之外,只有房如樨和卫琉璃这两位郑安雅极为信任的人。她一把抓住她的手,压低了声音说:“王上,您若是真的想和渤海王在一起,这件事上可不能犯糊涂。你俩按照人族的习俗来说是可以成婚的,但若要从神族的规矩来可就有得说了。要想获得那些老人们的支持,您最好咬死了:不同姓就不算一家人。”
“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襄成姐姐。”
郑安雅给了她一个感激的笑容。
注:
坤都:意为太阳。
可可:意为青色。
库尔:意为湖。
可敦:可汗的正式妻子;母可敦即可汗的母亲。
伊吉:意为祖母。
喜欢东洲往事请大家收藏:()东洲往事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