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皇帝已经允许他开府,并为他建了一座文学馆,允许他自行招募人才。
在李泰心里,这特么就是当年的秦王府翻版。
只要自己稳住不浪,扳倒李承乾指日可待。
随着一篇篇佳作的诞生,人群中爆出一连串惊呼。
孔颖达递给姚思廉三篇诗词,姚思廉看过之后,眉头紧锁。
三篇诗词,分别是程怀亮、窦怀悊,以及郭立恒的。
要说郭立恒会写诗,姚思廉是相信的。
可程怀亮和窦怀悊……
一个写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另外一个写的是“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散作乾坤万里春。”
面对这两诗,姚思廉的脸色铁青:作弊可以,你俩哪怕搞两狗屁不通的打油诗,我都能找到优点,可你们两个混蛋居然弄出这么牛逼的佳作,你让我如何点评?长安城里面,哪个不知道你们俩的斤两?
深吸了一口气,姚思廉把三诗词递给了郭怀仁,郭怀仁看过之后,先是错愕,随后惊喜,最后是愤怒。
狠狠一拍桌子,抄起三张纸,去了露台,把诗词递给了李世民。
老李细细品读,大声叫好,“怀仁,这都是谁写的?快把人请过来,朕要好好地看看这三位青年才俊。”
郭怀仁瞥了一眼程咬金,“陛下,卷子上面有署名。”
老李脸上露出歉意,在看向署名的时候,整个人都麻了。
不敢相信地又看了一遍,确定名字没错之后,老李使劲儿地挠挠头,“知节、德素,你们的儿子出息了。”
然后把宣纸分别递给了程咬金和窦德素。
周围的官吏们也好奇地看了过去,这一看不要紧,纷纷冒出一口口犀利的国粹。
“陛下,这……”
窦德素满脸懵逼,“知子莫如父,这肯定不是臣子写的。”
“陛下。”
程咬金咧嘴一笑,“很明显,臣的儿子没这才情,应该是房俊帮他们写的。”
“对对对。”
窦德素不住地点头,“陛下,一定是房俊,就是房俊。”
“朕也觉得是房俊写的。”
老李把诗词又给了郭怀仁,“中秋佳节,这么好的日子,就别动怒了。他们三个都不计算在名字之内……但是,让孔颖达和姚思廉夸夸他们。难得这三个浑小子,对诗会如此重视。”